找到相关内容72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育乐篇

    行。跑香速度,由慢逐渐加快,快慢有序,以达威仪、健身之效。  2 朝山  佛教徒到远处名山大寺朝拜礼佛,称之为"朝山"。经云:"礼佛一拜,罪灭河沙;念佛一声,福增无量。"三步一拜朝山不只是身体跪拜于地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1648958.html
  • 梁武帝受菩萨戒及舍身同泰寺与“皇帝菩萨”地位的建立(1)

    微妙的问题,值得深入探讨。 (四)、“皇帝菩萨”理念以及地位的建立:梁武帝在天监十八年四月八日发菩提心,立下弘誓大愿誓行菩萨道;暂时摒弃皇袍,恭敬地穿上袈裟,按照仪式的规矩,唱诵跪拜;虔诚肃穆的...

    颜尚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1848963.html
  • 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、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

    中国儒家关注现实社会人生而重视君臣父子之道、仁义孝悌之情以及修齐治平的道德政治理想等都是非常不一致的。而佛教徒不娶妻生子,见人无跪拜之礼的出家修行方式,更是与传统的社会伦理不合。因此,佛教一传入中国就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2349232.html
  • 白族密宗(2)

    方面,阿叱力教均形成了以做法会为主要特征的宗教仪轨,以求消灾解厄,普度众生。  做法会之时,阿叱力跪拜在坛埸之前——“跪佛念经”,执事僧站在坛埸一侧,根据阿叱力的提示,依次敬献各种供养,其他会友则在...

    李东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849742.html
  • 白族密宗(3)

    分别为香、花、灯、涂、(净水)、果、茶、食、宝、珠、衣十种,第一供养都要讽经跪拜。  悬挂圣号(佛牌) 在坛场上方悬挂三十六个佛、菩萨圣号,依次为:开天无极燃灯古佛、清净法身毗卢庶那佛、图满报身卢舍那佛...

    李东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949743.html
  • 佛教景教初传中国历史的比较研究(3)

    跪拜之礼,这就引起了世俗官僚的不满。这反映了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之间的矛盾。  上述种种矛盾主要源于佛教的“出世”与儒家的“入世”矛盾。在这个问题上,佛儒二家很难调和的,这是因为自汉以来儒家思想...”,他们“循世”、“变俗”,体极寻宗,目的是度已度人、普度众生,已与世典不同,如果强迫这些人行跪拜之礼,则是欠妥当的。他还认为,佛教“内乖天属之重而违其孝,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”[注:释慧皎《弘明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0549759.html
  • 鉴真东渡(二)

    ,只见一个僧人快步走上前来,跪拜在鉴真脚下。“弟子道航拜见师父!”  一看鉴真还在迟疑,站在一旁的明债急忙对鉴真说:“师父,他就是长安安国寺的道航啊!和弟子一同在长安拜您为师的,您难道忘记了?”  “...

    李立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2449803.html
  • 荷泽神会在南禅发展中的角色与影响

    与同门的慧忠禅师,一同应则天武后之召请入京,接受其跪拜之礼,并奉为国师,如此恭敬、隆重的礼遇,使长安的禅风兴盛,且为当时禅学之代表。自此以后,在嵩洛地区,北宗禅法的势力极盛一时,特别是在贵族王宫之间...

    释见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4650256.html
  • 禅宗与佛学(3)

    最后决议,都以师礼待遇僧道等人,虽然朝见帝王时,也不跪拜,只须合掌问讯,等于只有一揖了事。东汉时,僧尼隶属于鸿肿寺管理。唐以后,改变自姚秦、齐、梁以来的大增正和大僧统,设祠部曹,主管天下僧尼道士的度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650302.html
  • 杏坛春意暖 教化满人间——记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

    ,更不要求回报,因而不少从南师学习或交往的西方人士,受中国文化薰陶,逐渐进入东方文化的人生境界,与南师有若家人父子。一位德国来的学生学成归国时,更向南师行中国的跪拜大礼辞行,起来时仍泪眼婆娑,依依不舍...

    王学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2750935.html